目前分類:閱讀<職場。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Jul 26 Thu 2012 22:38
  • 態度

說:「就我來說,能夠被人喜歡,而且也喜歡別人才叫成功。」我想,這大概才是他最想追求的吧。

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很多種,有家庭的(夫妻與親子關係)、有職場的(同事及部屬主管)、有對外的(跟顧客的來往及社團活動)。每一種關係如果能經營得很好,對我們的助益會很大,也讓我們感到幸福快樂。

真誠的人際關係不是客套,不是交際應酬,也不是做表面功夫,而是人跟人之間正向的互動。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把說話當作必修學分

有一個例子,一直讓王品台塑牛排總經理李森斌印象深刻。曾經有位新主管,資歷豐富,能力也不差,但剛上任就引起其他老臣反感,只因他在會議裡脫口而出的一句話:「相信以我『以往』的經驗,足以影響各位。」

「大家都知道,會說話不代表他會做事,」李森斌說,但同僚間不可能對每個人瞭若指掌,尤其當組織相對龐大。因此,實際狀況往往是:「60%都由說話的過程來判斷。」每句話都形塑他人對你的觀感。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堂課,課本沒教,老闆、同事不會直接講。這堂課,沒有文憑,無法畢業,許多人學一輩子都學不會。這卻是職場上最重要的一堂課:「做人」。
做事要緊,還是做人優先?做「好人」還是做「自己」?「人緣好」,會不會變成「濫好人」?為什麼有人總能廣結善緣,有人卻老是處處樹敵?這些帶給你無窮煩惱、卻找不到答案的難題,《Cheers》雜誌透過各種過來人的親身經驗,為你淬煉出通過考驗的人生智慧。

只要釐清困惑,掌握原則,做人其實沒有那麼難。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工作,不知道這份工作是好是壞、是否該換新的工作。到現在,你是否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?
曾幾何時,高學歷等於高失業率,畢業即負債,年輕的日子充滿了苦悶。

英國政策研究機構「改革」(Reform)在2005年公布的研究報告中,將當今35歲以下的英國年輕人稱為「iPod世代(iPodgeneration)」:沒安全感(insecure)、壓力大(pressured)、稅負重(over-taxed)、高負債(debt-ridden)。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0歲到35歲,我自己回想起這一段,也覺得好特別。

1976年底,我回到台灣,當時還不滿29歲。我可以去大學教書,但關於藝術的課很少。要當專任教師,必須再教些非藝術的課程,像中國通史、國父思想,我想說完蛋了,怎麼可以接受這樣的工作?所以寧可在好幾個大學跑來跑去兼課,但教我喜歡的東西。

這有點「邊緣」的角色,讓我變得更大膽。比如我曾帶著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做飆車調查,要他們訪問飆車族。剛開始學生覺得很難,因為在體制中順利走上來的人,忽然要跟體制外的人對話,但等到他們報告時,我卻覺得很感動,因為他們看到了不同經驗下成長的另一群人。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動作快!動作快!」公司主管每天如此斥責部屬,導致很多上班族回到家後,竟然也開始要求家人跟著「動作加快」。上班族的工作情緒,不僅影響個人生活步調,甚至會破壞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和相處融洽度,怎麼辦?善用時間分隔法,別再把工作的壞心情帶回家。

根據近年的心理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經驗顯示,能隨時保持快樂情緒的人,通常也比較能擁有成功的事業、人際關係和健康身體。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同,最容易了解的定義是「多數時間能夠感受正向情緒(包括感恩、欣賞、滿足、喜愛、寬恕……)的一種身心靈狀態」。但是,沒有人能時時感覺快樂,只要意識清楚時,有超過50%的時間能感受快樂,你就是快樂的人。 


SugarJ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